新民周刊:大凉山,无边的守望
前不久,在一个强烈的夙愿驱动下,我与几位摄影同好,从上海出发一路驾车进入川南大凉山区。大凉山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是四川彝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人口有200多万。向往大凉山很久了,因为传说中她的美丽,更因为她远离城市的孤独无助,时间一长,就成了牵挂。虽然我们一行人对大凉山的贫困、落后略有所闻,但是真的进入大凉山美姑、昭觉、布拖一带被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农村,还是被一种超乎想象的日常生态震住了。
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这也许是一个尚未被发现的处女地,山区风光迷人,天公也很帮忙,虽然物质条件较差,我们还是怀着复杂的心情拍了几天照片。但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还没有到达。最后,我们离开美姑县城,向一个未知名的村落探寻,一个多小时才走了十多公里,泥泞的山路越来越难走,轮胎常常陷在积满雨水的坑里,没有路牌,哪怕一块用墨汁写成的指示牌也没有,卫星定位仪失灵。我们在村口拉住一个蹲在地上抽烟的老农民问路,他显然听不懂我们的话,而他在嘟哝些什么,我们也一头雾水。我们递过去一支烟,他揉碎后装进烟袋,拿起自己的烟枪朝村里头指了指。
村路弯弯曲曲地延伸,几乎看不到人,一缕淡紫色的炊烟从农舍的缝隙中袅袅而起,又很快被风吹散了。
我们进入的这个村叫什么名字,至今都不知道,地图上也找不到,没有公告栏,没有户外标语。这里似乎与文明社会隔绝。后来我们渐渐见到了人,最早出来欢迎我们的就是孩子。他们像一群小鸟一样奔过来,还有些男孩就爬到树上或土墙上,大声地喊叫着,唱着歌谣,宣示自己的存在。从他们的表情上判断,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到“外来闯入者”了。他们对我们的相机非常感兴趣,还有摄影包上大大小小的袋子。午饭时间到了,我们找到一个隆起的土堆坐下,取出自带的干粮啃起来。我们递给他们几个压扁了的面包,他们轰地一声散开了,只有几只老母鸡迅速地围拢过来。
与中国许多农村一样,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老年人和孩子留守家园。其实这些家也用不着守,真正的家徒四壁,有的连房门也没有了,屋子里弥漫着一种强烈的烟草味,虽然几年前通了电,但屋子里还是那么黑。我看到了孩子们端着大碗走到太阳底下,粗瓷大碗里盛的是黏稠的液体,应该是苞谷粉加蔬菜煮成的,泛着草绿色,看不到一颗油星。他们吃得很香,手里的半块面包被我揉成了碎屑。
村里的孩子们即使到了学龄也读不上书,最近的小学离这里也至少有三四十里路,曾经上过学校的孩子近年来也因种种原因而辍学。五六岁时,孩子就要帮家里做点事了,放猪、放羊、上山拾柴草,再大点的男孩就责无旁贷地要跟着大人下地干农活。他们的个头都比较矮,身板单薄,肩上的担子却不轻。
正巧,那天我们在村里看到了婚礼,那是村里难得的一抹亮色,却是想象不出的简陋,新娘似乎是已经有了孩子再举办这个婚礼的,这难道是当地的一种习俗?我们看到新娘的母亲背着刚来到人间不久的小外孙在为女儿化妆。婚礼上,村民们喝的都是啤酒,对着瓶口大口地灌着,喉节夸张地鼓动着,泡沫挂在嘴角两边。菜式简单,前天杀了一头猪,加了土豆和萝卜,连汤带水煮了几大锅,一批客人来了,围着锅子蹲下开吃,吃完一抹嘴走人,接着又来一批,再蹲下开吃。大凉山人习惯早婚,而且天高皇帝远地追求多子多福,一个家庭生育五六个孩子很普遍,我看到有个母亲居然带着9个孩子!
大凉山的气温比同纬度城市的气温要低一些,又缺少树木和河流,满目都是棕色的红壤土,房子也是用这种黏性很大的土垒起来的,墙体很薄,为了避免室内热气走失,几乎没有窗子。农闲时,农民围在向阳避风的墙角烤火、晒太阳。在高低不平的晒场上,一些四五岁的孩子背着比他小一两岁的弟弟或妹妹在路边玩耍,与牲畜为伴,他们的玩具就是随手可得的柴草棍棒或泥土砂石。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变形金刚和芭比娃娃,也不知道葫芦娃娃和黑猫警长,长到八九岁,连最近的镇上也没有去过。村里没有电视机。
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边远地区共有6100万留守儿童,很多偏远农村的农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作为摄影人,我们有责任去探索、发现、揭示、记录那些常被人遗忘的角落,我们也相信,今天用镜头记录下来的这一切很快就会得到改变。
大凉山的孩子们站在老屋的废墟上唱着歌谣欢迎外来的陌生人 失学儿童每天帮母亲放羊 天为灯地是桌,卧地做作业的孩子 -一个翘脚父亲和他的六个孩子
源于四川在线/图源于百度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