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农家乐”引领特色旅游经济
安哈近年来,四川省西昌市通过探索农村旅游节的节庆活动,大力推进以“农家乐”为重点的乡村旅游,开发形成了一批颇具特色产业、地域文化、民族风情的农村旅游品牌,促进了西昌市农村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在四川省旅游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西昌农村旅游的发展过程和状态主要呈现两种模式,一种是景区带动型,一种是特色体验型。
景区带动型主要表现在沿邛海周边的农家乐发展上,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初级阶段是在邛海泸山景区湖光山色景区支撑下,由于景区范围与农业生产生活范围相融合,在景区功能开发建设过程中的不完善和游客消费的刺激下,部分农户在生产之余自发通过农家饭菜、烧烤、骑马、划船等饮食服务和娱乐服务为切入点兴建湖上吊角楼、水边农家乐等,开展旅游接待服务,涌现出一大批特色农家乐和休闲接待点并逐步辐射带动景区之外的乡镇。特别是少数民族乡镇的农家乐发展,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弥补了景区整体开发建设的不足,但这个阶段的农家乐发展档次和水平相对较低。高级阶段始于2005年,州市党委政府决定,举全州之力举办四川省第二届冬季旅游发展大会、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创建邛海泸山国家4A级风景区、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一办三创”),西昌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一办三创”的强力推动下,景区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踊跃参与旅游产业开发,加快乡村农家乐上档升级,同时辐射带动景区周边彝族乡镇旅游业的发展及农家乐的发展。
特色体验型则主要体现在城市周边具有特色农产品、特色风光和特色民俗的农村。这部分乡镇,近年来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打造出一批以特色农家乐为主的旅游景点。如安哈镇、大箐乡、洛古坡乡等乡镇的彝寨浓郁民俗风情特色旅游。这些旅游点的逐步形成壮大,除了其自身具有的特色农产品、特色环境资源、独特民族风情文化外,主要是依托一年一度“火把节”、“彝族年”等独具彝族民风民俗的节日,坚持走“政府主导,多主体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办节路子,特色旅游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原凉山彝族自治州螺髻山种畜场改制为西昌市安哈镇,这个全市最年轻的集镇,幅员面积144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由于安哈镇是一个彝族人口占99.9%的彝族聚居镇,每户村民都有果园。仅长板桥村和芊旷村两个村就拥有梨园1000余亩。安哈镇借“一办三创”的契机,由政府补贴建材,对28户彝家农家乐进行了升级改造。2006年以来,安哈镇依托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开展了“品彝家美食、游彝家山寨、赏千亩梨花、探神秘溶洞、随马帮登山”等个性化的旅游主题活动,备受各类消费群体的欢迎。每年火把节期间,安哈镇都要举办民俗文化旅游节和彝族传统竞技比赛,依托原种畜场的成片千亩梨园,自2008年起,在每年的二三月间举办安哈梨花节;在每年的国庆节期间,组织庆国庆旅游活动,组织自驾游客到仙人洞景区开展露营活动;在每年的彝历新年期间,举办以“感受彝历新年、体验民族风情”为主题的民俗活动,逐步树立了“彝族地区旅游”品牌形象。2009年5月,四川省首届农家乐旅游文化节开幕式在安哈镇举行。安哈镇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农家乐旅游没有淡季旺季,一年四季持续火爆,彝族同胞受益匪浅,收入增加,发家致富。
在安哈镇,长板桥村、芊旷村、大箐村的村民们主要从事以农家乐为主的旅游相关产业,地处海拔较高的摆摆顶村的村民们,主要从事的是接待马帮的旅游活动。全镇3000多名劳动力中,有1800多人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通过发展旅游业,安哈镇的彝族村民们摆脱了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523元上升到2011年的3280元。村民们养的生态鸡、生态猪和种植的水果、蔬菜、土豆等农产品,就地就近卖给农家乐老板,极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
农家乐乡村旅游已成为西昌市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丰富西昌旅游的一个重要业态,成为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源于四川在线/图源于百度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