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心,上海情
彝族心,上海情
2011年11月19日,正值彝历龙年虎日,在沪工作及各大高校学习的彝族同胞们聚集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欢庆一年一度的彝族重大节日——彝历年。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中,彝族历年同汉族的春节一样,是一年中最喜气,最令人向往的节日之一。
彝历年彝语称为“库石(西)”,“库”即年、“石(西)”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广大彝族地区最盛大的节日。“库石”一般选定在农历十月,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彝历年为三天,彝族年的前夜叫“觉罗基”,过年第一天叫“库石”,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因为一般在农历十月份过年,所以又称“十月年”,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还有傈僳族、哈尼族、部分苗族等少数民族过十月年。
彝历年的时间,是根据彝族的历法——十月太阳历推算而来的。十月太阳历是彝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流传于川、滇、黔、桂等彝族地区。以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等“十二兽”轮回纪日。三个属相周三十六日为一个“时段”(相当于一个月),十个“时段”为一年,即一个月恒定三十六日。十个月又分别用水、木、火、土、铜五元素分雌雄来表达。雄为单月,雌为双月;一年分为五季。年终另加五至六天为“过年日”,即“岁余”,过年日平均为五天,每隔三年到第四年多加一天为闰日。彝族十月太阳历平均每年为365.25日,此与太阳年回归年密近,以太阳运动定季节,太阳运动达到最南点(日南至)为冬至,达最北点(日北至)为夏至,又或在傍晚观察北斗柄指向定季节,斗柄正下指(南)为大寒,斗柄正上指(北)为大暑。彝历年同汉族春节一样,带有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祭祀祖先等内容。
国家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彝族同胞纷纷走出西南彝区,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中,在彝族传统佳节之际,无法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庆祝彝历年。自2005年以来,在上海的彝族同胞每年都有“火把节”、“彝族历年”等彝族传统活动。
最初从西昌琼海宾馆在上海植物园里的“彝皇宴”餐厅启程,记得第一次火把节的时候,我们坐在上海植物园的“彝皇宴”餐厅里,只有一桌彝族同胞,活动也只是简单的吃吃饭、喝喝酒、聊聊天、跳跳脚、唱唱歌。还好,有“彝皇宴”的同胞们的彝族歌舞相伴,心里便有一种强烈的归宿感。后来,我和罗洪务勒、达吉日呷,我们三人在“彝皇宴”度过了三天三夜火把节。自从这次火把节后,在沪彝族同胞才开始真正意义的有了彝族传统节日。源于新浪博客
彝历年彝语称为“库石(西)”,“库”即年、“石(西)”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广大彝族地区最盛大的节日。“库石”一般选定在农历十月,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彝历年为三天,彝族年的前夜叫“觉罗基”,过年第一天叫“库石”,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因为一般在农历十月份过年,所以又称“十月年”,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还有傈僳族、哈尼族、部分苗族等少数民族过十月年。
彝历年的时间,是根据彝族的历法——十月太阳历推算而来的。十月太阳历是彝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流传于川、滇、黔、桂等彝族地区。以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等“十二兽”轮回纪日。三个属相周三十六日为一个“时段”(相当于一个月),十个“时段”为一年,即一个月恒定三十六日。十个月又分别用水、木、火、土、铜五元素分雌雄来表达。雄为单月,雌为双月;一年分为五季。年终另加五至六天为“过年日”,即“岁余”,过年日平均为五天,每隔三年到第四年多加一天为闰日。彝族十月太阳历平均每年为365.25日,此与太阳年回归年密近,以太阳运动定季节,太阳运动达到最南点(日南至)为冬至,达最北点(日北至)为夏至,又或在傍晚观察北斗柄指向定季节,斗柄正下指(南)为大寒,斗柄正上指(北)为大暑。彝历年同汉族春节一样,带有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祭祀祖先等内容。
国家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彝族同胞纷纷走出西南彝区,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中,在彝族传统佳节之际,无法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庆祝彝历年。自2005年以来,在上海的彝族同胞每年都有“火把节”、“彝族历年”等彝族传统活动。
最初从西昌琼海宾馆在上海植物园里的“彝皇宴”餐厅启程,记得第一次火把节的时候,我们坐在上海植物园的“彝皇宴”餐厅里,只有一桌彝族同胞,活动也只是简单的吃吃饭、喝喝酒、聊聊天、跳跳脚、唱唱歌。还好,有“彝皇宴”的同胞们的彝族歌舞相伴,心里便有一种强烈的归宿感。后来,我和罗洪务勒、达吉日呷,我们三人在“彝皇宴”度过了三天三夜火把节。自从这次火把节后,在沪彝族同胞才开始真正意义的有了彝族传统节日。源于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