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会议
会理会议
1935年1月29日-5月9日,毛泽东指挥红一方面军“四渡赤水”以摆脱国军的围追堵截。1月30日(一渡赤水后的第二天),红一军团林彪和政委聂荣臻致电总司令朱德,内容包括“自西渡赤水后,部队走小路爬高山绕道太多”[1]。
由于毛泽东来回调动部队,且红一方面军在土城战斗、鲁班场战斗、习水战斗等皆表现不佳,不少干部和士兵尤其对路走多了有意见。中央军委派刘少奇和陈云下去了解情况,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和刘谈了军队的情况,包括“应摆脱堵、侧、追四面环敌的形势,选择有利的战机打一两个胜仗,转入主动”,未抱怨多走路。红四师政委黄克诚对刘表达了对土城战斗的不满,还直接把意见写信给中央[1]。刘少奇将了解到的情况整理好加上自己的意见,拟了电稿给中央军委,拿给彭德怀和杨尚昆签字,彭觉得与自己的看法不同没签,电报以刘、杨的名义发出[2]。
4月23日,林彪和聂荣臻致电朱德,内容包括“须尽可能避免走‘弓背路’,而宁可对不大的敌人(守碉的)采取以一部监视,掩护主力取捷径通过的办法”[1]。4月26日,彭德怀发的电报内容包括“因我军行动错失争取平藜盘县的良机,使战略陷于不利地位”“争取休息几天,解决一切刻不容缓的事件”[3]。
5月初,中革军委决定分三路抢渡金沙江,林彪所部受令从龙街渡口渡江,其先头红一师在渡口折腾了两天因水流太急和无器材架桥设桥失败,由于林彪和师长李聚奎沟通不好,林少有的骂了娘,冷静下来听取报告后他向军委反映。当日朱德复电:“我一军团务必不顾疲劳,于7日兼程赶到皎平渡,8日黄昏前渡江完毕,否则有被割断的危险。”聂荣臻回忆:“这一夜走的简直不是路,路在一条急流之上,上面尽是一些似乎是冰川时代翻滚下来的大石头,石头又很滑。我们一夜过了48次急流,净在石头上跳来跳去。摔倒的人很多。一夜赶了120里地,疲劳极了。”[1]
5月11日,林彪当着聂荣臻、左权、罗瑞卿、朱瑞的面打电话给彭德怀[注 1]:“现在的领导不成了,你出来指挥吧。再这样下去,就要失败。我们服从你领导,你下命令,我们跟你走。”彭不答应,林又写了长信给中共中央“三人小组”[注 2],内容包括:
这段时间以来,部队在云贵川边东奔西拐,行军太多,而且走了许多不必要的弓背路。部队弄得精疲力竭。这样下去,部队会拖垮。毛泽东指挥部队不合适,建议换一个人指挥,以改变目前的困境。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几个军委负责人不要直接指挥军队,前线指挥最好叫彭德怀负责[4][5][6]。
林彪把信给聂荣臻、参谋长左权、朱瑞和罗瑞卿看过后让他们签名,都被拒绝,他就签了自己的名发上去[7]。源于百度百科
由于毛泽东来回调动部队,且红一方面军在土城战斗、鲁班场战斗、习水战斗等皆表现不佳,不少干部和士兵尤其对路走多了有意见。中央军委派刘少奇和陈云下去了解情况,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和刘谈了军队的情况,包括“应摆脱堵、侧、追四面环敌的形势,选择有利的战机打一两个胜仗,转入主动”,未抱怨多走路。红四师政委黄克诚对刘表达了对土城战斗的不满,还直接把意见写信给中央[1]。刘少奇将了解到的情况整理好加上自己的意见,拟了电稿给中央军委,拿给彭德怀和杨尚昆签字,彭觉得与自己的看法不同没签,电报以刘、杨的名义发出[2]。
4月23日,林彪和聂荣臻致电朱德,内容包括“须尽可能避免走‘弓背路’,而宁可对不大的敌人(守碉的)采取以一部监视,掩护主力取捷径通过的办法”[1]。4月26日,彭德怀发的电报内容包括“因我军行动错失争取平藜盘县的良机,使战略陷于不利地位”“争取休息几天,解决一切刻不容缓的事件”[3]。
5月初,中革军委决定分三路抢渡金沙江,林彪所部受令从龙街渡口渡江,其先头红一师在渡口折腾了两天因水流太急和无器材架桥设桥失败,由于林彪和师长李聚奎沟通不好,林少有的骂了娘,冷静下来听取报告后他向军委反映。当日朱德复电:“我一军团务必不顾疲劳,于7日兼程赶到皎平渡,8日黄昏前渡江完毕,否则有被割断的危险。”聂荣臻回忆:“这一夜走的简直不是路,路在一条急流之上,上面尽是一些似乎是冰川时代翻滚下来的大石头,石头又很滑。我们一夜过了48次急流,净在石头上跳来跳去。摔倒的人很多。一夜赶了120里地,疲劳极了。”[1]
5月11日,林彪当着聂荣臻、左权、罗瑞卿、朱瑞的面打电话给彭德怀[注 1]:“现在的领导不成了,你出来指挥吧。再这样下去,就要失败。我们服从你领导,你下命令,我们跟你走。”彭不答应,林又写了长信给中共中央“三人小组”[注 2],内容包括:
这段时间以来,部队在云贵川边东奔西拐,行军太多,而且走了许多不必要的弓背路。部队弄得精疲力竭。这样下去,部队会拖垮。毛泽东指挥部队不合适,建议换一个人指挥,以改变目前的困境。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几个军委负责人不要直接指挥军队,前线指挥最好叫彭德怀负责[4][5][6]。
林彪把信给聂荣臻、参谋长左权、朱瑞和罗瑞卿看过后让他们签名,都被拒绝,他就签了自己的名发上去[7]。源于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