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彝族文字(二)
中国彝族固有的文字。旧称“罗罗文”或“倮文”, 史书有称为“爨文”的。爨原为姓氏,后变为族名。唐樊绰《蛮书》名类篇中即已称彝为爨,明、清以来的汉 文方志中多称彝族文字为“爨字”,如《天启滇志》卷三十《爨夷条》:“有夷经,皆爨字,状类蝌蚪。”彝文属于表意文字,也有人认为它是音节文字。从形体上看虽与汉字很接近,实际不是从汉字演变出来的。
这种古老的彝文,彝族自称为“牛荃书”。汉文文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称之为“爨文”、“韪书”、“罗罗文”或“倮文”。学术界有人从汉代《东观记》所载白狼语诗歌四章的研究中,认为西汉时期的白狼文是彝文的前身。
事实上,彝文的产生应比这个历史时代更早。随着出土文物的发掘,学术界又有人认为,在半坡出土的早于殷墟甲骨文数千年的古老文字,是彝文的前身。
彝文是一种“文字左翻倒念,亦有象形会意诸文”的表音音缀文字。单字没有固定的函意,也没有如汉字里的词的概念,只有音的概念,不能缀词成文,而是缀音成文。只有当它用音来组合语言的时候,才赋予了具体的涵意。因此,同音可以同字,同意或相近音的字都可以通用。正因为如此,只有当懂得古今彝语变迁情况的时候方能看懂。
彝文典籍《立身处世》手稿_副本彝文典籍《立身处世》手稿(现藏于云南民族博物馆)凉山彝文彝文,汉文史志称它为文(字)、韪书;凉山彝族称彝文为muosu-bburma,读为“诺苏(彝族)补玛(文字)”,“补玛”有文字之义,还有图案、图象之义。说明彝文起源于象形符号,在初创阶段是象形表意文字。
但近现代以来,凉山彝文已经演变成表音的音节文字了。一个彝文单字表示一个彝语音节,同这个字或音同、音近的若干个字均可视为该音节的重文别体,都可用以表达语音相同、相近的词或词素。根据编成的《凉山彝文字汇》,凉山彝文共有18000个,平均每个音节有15个字。这就是规范彝文推行前凉山彝文的实际性质和用法。
彝文在解放前的凉山彝族社会里一直得到经常的使用,表现在:一是彝文书写的历史文化和文学作品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二是彝文宗教祭祀经典一直在祭司毕摩中间世代传授;三是民间书信等一直使用彝文;四是地方政府向彝民发布的布告、土司衙门对下的公文等一直使用彝文。
此外,英国传教士曾在云南、贵州两省传教期间创制了拉丁字母式的彝语拼音文字,翻译出版了基督教圣经,在部分彝族信教徒中教学和流传过。据说还有人创制过“汉文注音字母”式的彝文。这两种所谓的彝文都未传到凉山。
解放后,对彝语文的使用、研究和完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使用方面,从自治州(区)成立时开始,州政府即规定各级政权机关的名牌、布告、印章均采用彝、汉两种文字同时使用。并把彝语文作为彝族农村必不可少的宣传、工作语文。在研究方面,首先是由中科院和凉山彝语文工作者,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后,制定了《凉山彝语拼音文字方案》。继之又在四川省民委彝文工作组的主持下,在搜集整理的基础上,编制了《彝文常用字表》、《彝文字汇》。以后又对《彝文常用字表》进行修订,形成了《彝文规范字表》,并进一步制订了《彝文规范方案》,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凉山州和四川彝族地区推行。规范彝文推行后对彝区教育、新闻、出版、翻译、文学事业起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