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凉山州网首页 > 凉山资讯 > 凉山生活 >  会东科技兴农铺就小康路

会东科技兴农铺就小康路

文章编辑:凉山州网(www.liangshanzhou.com)  时间:2015-05-17 09:09:37 浏览:   【】【】【

近年来,会东县委、县政府真正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打造一支强大的科技队伍,落实一流服务措施,以科技作保障,促进了产业、品牌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全省烤烟生产第一大县”、“华山松第一大县”、“粮食生产第一大县”、“生猪调出大县”以及一个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串串响当当的名称,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一个个强大的产业背后是科技强有力的支撑。

专家下田做“保姆”

服务群众零距离“科技人员对我们的服务真是没得说头,就跟保姆带娃娃一样,从整地、育种到采收、烘烤、交烟每个环节都在场,就连喷洒农药这种小事也会上门指导。”会东县淌塘镇白龙村3社的王大彩告诉记者,正是有了烟技人员的“一条龙”服务,村民们种植烟叶顺风顺水,截至目前,他家种烟收入已达57万元。

3月以来,会东县农口部门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他们的生存,我们的思考”和“专家下田,工作互动”主题实践活动,推进农业技术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把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和配套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制、良机的推广作为为民服务的风向标,大力推行轮作、间(套)作等先进栽培模式,建设“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产业基地,切实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淌塘镇白龙村2社的高三说,近年来白龙村村民已经习惯了一个现象,只要新购置的微耕机刚一进村,技术人员就跟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向大伙儿讲解传授农具组装、安全作业、田间转移、机具保养、故障排除等技能技巧。

在“专家下田”活动中,全县4523名科技工作者们“因材”纷纷赶赴全县47个乡镇为群众送技术、送政策、送信息。

送到田间地块、村坝院落的是致富经,鼓起来的是老百姓的钱袋子。2014年,淌塘区域种烟10800亩,产烟256万斤,烟农总收入5208.23万元,种烟人均收入达到8930元。而35.15元/公斤的均价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淌塘镇35.63元,全国第一)。

“造血”培训促蜕变生财有道奔小康“益农养殖场能够做大做强,全靠县上组织的农业科技培训……”会东县“益农兔业”合作社理事长、凉山SYLB成功创业典型罗鸿昌介绍他的创业之路。

罗鸿昌初中毕业后,学金银首饰加工当过“小银匠”,学驾驶跑过运输,也在昆明、广州、成都等大都市打过12年工。2012年8月,罗鸿昌回老家却“意外”参加了县上组织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正是这次培训,他发现农村养殖很有前景。次年10月,便投资30余万元在老家姜州镇弯德村2社建成占地4亩的家兔养殖基地“益农兔业”养殖场。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益农养殖场”已成为目前凉山州规模最大、标准和科技化水平最高的家兔养殖场,成品兔发展到20000余只,畅销于会理、会东、西昌、巧家、攀枝花等地。

养殖场的规模在壮大,罗鸿昌的事业在扩张。2013年8月,罗鸿昌在会东县城开了他的第一家“烤兔城”。自家养的兔,自己加工,他的烤兔色香味浓,每天晚上吸引着大批的“好吃嘴”。

像罗鸿昌这样利用“造血”式培训,成功走上小康路的返乡农民工比比皆是。近年来,会东县在科技惠民上大做文章,充分发挥农广校和科教站的职能优势,以提高劳动者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重点以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以及农机手等培训为抓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业服务人员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年培训新型农民400余人次、农村实用人才2万余人次、“绿色证书”培训400余人次、培育科技示范户900余户。

科技投入成常态产业基地放异彩“建立科技投入稳定的增长效机制,推进会东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全县科普工作会上,会东发出科技引领社会发展最强音。近年来,会东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有力地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

到2013年,科技投入1517万元,占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以上,科普经费投入32万元,人均投入达0.8元以上,全县农业实用技术覆盖率达95.5%,主要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8%以上。

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是“软实力”,而农村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却是“硬实力”。会东始终坚持将科技推广和改善条件摆在同等位置,协同推进。

2013年,投资5838万元,在铅锌镇改造中低产田土5000亩、在嘎吉乡、小坝乡土地整理1.18万亩、在野租乡土地开发1000亩、在马龙乡、姜州镇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目前项目已通过州级验收。

2013年,投资2300万元,在小坝乡、姜州镇建设高产稳产粮田3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84万亩,实现节本增效2520万元。

魔芋示范基地、优质水稻示范基地、优质玉米示范基地、优质油菜示范基地、优质燕麦示范基地、优质马铃薯示范基地、蔬菜示范基地遍布全县47个乡镇,成为群众学技术、用技术、发家致富的金字招牌。

绿绿的村寨,肥肥的田,新兴的产业基地换新颜。一个个产业基地里,耕作的乡亲们正用挥洒的汗珠吟唱着丰收的喜悦。

科技圆了幸福梦,科普、惠民,铺就了会东各族群众阔步小康的金色大道。

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站长取得联系,及时删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谢谢,凉山州网-源凉山新闻网/图百度图库

凉山州网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

凉山州土蜂蜜

关于我们 | 网站申明 | 广告合作 | 文明上网 | 投诉建议 | 凉山新闻 |服务条款

网站声明:本站中包含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谢谢

Copyright ©2008-2021 www.liangshanzhou.com 凉山州网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13883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法律顾问:张松

川公网安备 513425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