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旅游资丰富
凉山州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发展前景广阔。 第一,凉山旅游资源绚丽多彩。
我州资源富集、得天独厚,旅游资源尤为绚烂多姿、优势突出。 在旅游资源方面, 凉山地处“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腹心地带,有代表性的景区、景点160 多个,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 7 个, 4A 级景区 4 个,川南胜境邛海 —泸山景区、瑶池仙境泸沽湖景区、神姿仙态螺髻山景区、宗教和生态旅游胜地灵山景区、航天高科技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景区、 “ 最后的香格里拉 ”
木里藏乡景区等驰名中外,州府西昌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举世闻名的航天城、月亮城,被誉为“御寒避暑胜地、休闲度假天堂”,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
在民族文化资源方面, 凉山是全国彝族文化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地区,有全世界唯一反映奴隶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彝族火把节”被遴选为2012年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荐项目,美仑美奂的歌舞文化、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神秘奇妙的毕摩文化、热情豪爽的饮食文化以及婚丧嫁娶等彝族文化独具魅力,泸沽湖摩梭母系文化、木里藏乡文化等异彩纷呈、交相辉映。《人民日报》赞誉“民族歌舞,北看延边,南看凉山。”凉山民族文化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所承载的民族情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凉山旅游产业加速壮大。
我州在统筹推进全域凉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大力实施旅游精品发展战略,突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民众参与、市场运作,突出自然生态特色、发展冬日阳光和夏季避暑之旅,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发展民族文化风情之旅,突出科技特色、发展航天和巨型水电观光之旅,突出红色旅游文化特色、发展红军长征精神传承之旅,塑造“民族风情浓、湖光山色美、科技含量高”的凉山旅游整体形象,打造生态凉山、人文凉山、红色凉山,推动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010 年,全州接待游客 1770 多万人次、旅游产业收入达 64.74 亿元,经济总量从 2005 年的全省第 17 位跃升至现在的第7 位、增幅全省第一,旅游产业成为全州第三产业龙头,进入加速壮大、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第三,凉山旅游基础坚实有力。
近几年来,我州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吃、住、行、娱、购“一体化”发展,旅游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全州现有星级饭店 22家、星级农家乐 132 家、旅行社 34 家、旅游社分社 7 家、旅游汽车客运公司 3家,主要景区周边宾馆饭店星罗棋布,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独具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风格的旅游商品种类繁多,购物点布局合理。旅游线路丰富,呈点线片分布,对接连通成都、昆明、丽江等地景区景点,选择性强。特别是凉山作为四川通江达海、融入东盟的“南向大通道”,北承成渝经济区,南接昆明和东盟大市场,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成昆铁路纵贯南北,每天2 对旅客列车往返成都, 8 对旅客列车往返北京、重庆、昆明、西安、攀枝花;国道 108纵贯全境,雅西高速公路将于近期全线贯通,州府西昌至各县主干公路畅通快捷;西昌青山机场已改扩建成西南一流支线机场,西昌至成都往返航班每天 5对以上,至北京、深圳每天往返 1 班,至重庆每周 4班,即将开通至昆明、上海、西安、广州“空中走廊”,以西昌为核心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正加快形成。随着以“四高、三铁”(宜攀高速、西昭高速、西泸高速、西乐高速,成昆铁路客运专线、丽攀昭铁路、川藏铁路雅安至甘洛段)为重点的一系列重大项目陆续启动,凉山交通条件将得到更大改善,必将推动凉山旅游大繁荣大发展。
第四,凉山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新形势、新目标、新战略,为凉山旅游产业带来了新契机、注入了新动力、拓展了新空间。我们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推进旅游精品战略,着力推动冬春阳光之旅、火把节之旅、自驾车凉山之旅、红色旅游之旅、徒步探险之旅、民族风情之旅、生态观光之旅、乡村体验之旅、洛克九百里寻访之旅等专题精品旅游文化线路上档升级,进一步做精旅游产品、做强旅游企业、做靓旅游品牌,争创邛海、泸沽湖“国际重要湿地”,加快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要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加强景区景点、人文景观、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和旅游标准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深度开发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宣传营销水平,推进旅游产业集团化、品牌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四川旅游发展次中心,倾力打造百亿旅游产业集群,及早建成全国彝族风情最浓的旅游目的地和西部最佳阳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实现凉山“旅游资源大州”向“旅游经济强州”跨越。
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站长取得联系,及时删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谢谢,凉山州网-源凉山新闻网/图百度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