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凉山州网首页 > 凉山资讯 > 凉山生活 >  彝族历史

彝族历史

文章编辑:凉山州网(www.liangshanzhou.com)  时间:2015-05-17 11:11:48 浏览:   【】【】【

彝族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地区的土著民族。1975年,在云南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境内发现了距今800万年前的拉玛古猿。拉玛古猿正处在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是"正在形成中的人",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元谋县发现了生活在170万年前"元谋猿人"的化石,它是迄今为止所知亚州大陆最早的原人类。1960年和1975年先后两次在丽江漾弓木家桥同一地点,发现了已属于人类"智人"发展阶段的"丽江人"化石1965年、1970年和1972年先后三次在西畴县城东南半公里处的"仙人洞"中,挖掘、清理出已接近"现代人"而尚处于"晚期智人"发展阶段的"西畴人"化石。1961年、1975年分别在路南附近及板桥街、呈贡东北11公里处龙潭发现了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1980年初,又在昆明市呈贡县南发现了属于"全新世"已进入了"现代人"发展阶段的人类化石,被定名为"昆明人"。经专家鉴定,"昆明人"至少已有了上万年的历史。从获得"昆明人"化石的同一文化层内存在的其它考古遗迹进行分析,证明"昆明人"时代已经进入了"新石器"发展阶段。此外,在洱海地区、金沙江中流地区、滇池地区、澜沧江中上游地区、滇东北地区以及红河流域等地均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迹。

在贵州,1964年,在黔西县沙井视音洞发掘到了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这是我国长江以南解放后发现的最大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打制石器总数在3000件以上。1972年冬,在桐梓县九坝的岩灰洞出土了"桐梓人"化石。1973年,在水城特区的艺奇又发现了"水城人"。1975年冬,在兴义县的顶效又发现了"猫猫文化遗址",经鉴定属"新人"阶段。

在四川,1951年修建成渝铁路时,在资阳县的黄鳝溪发现了距今数万年至十余万年的"资阳人"头骨化石。

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在西南各地的普遍发现,充分证明了西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人类居住,而彝族也是这块土地上最古老的居住民族。在今天西南地区的金沙江中上游南北两岸、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城和乌蒙山、哀牢山、无量山三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彝族先民居住。见于历史文献记载,远在黄帝部落的玄嚣、昌意二部南迁进入岷江、雅砻江流域时,就与彝族部落"蜀山氏"相接触。《尚书-牧誓》载,周武王伐纣,在牧野(今河南漠县)誓师时,蜀国就带领其亲属"龙"系统的部落参加伐纣。与此同时,各地的彝族先民建立了一些比较著名的部落联盟制国家古滇王国、古莽国、夜郎国等。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今天西南各地彝族都普遍传说洪水泛滥之后,笃慕繁衍了彝族,大家都认为笃慕是民族的共祖。彝文典籍中大量记载了笃慕的活动。既然洪水泛滥之后的笃慕--六祖也成为了全民族认同的历史事件,那么,无可否认,这是古代部落分化或部落战争的折射和沉淀。而且,在彝文古籍中记载了彝族最先的原始民族是哎氏民族。《西南彝志》卷三有"哎哺九十代"的记载,具体叙述了19个哎氏族,2个哲米氏族共212代的父子联名世系。哎哺氏族的后裔希慕遮,汉文记作"孟哲",其31代才是笃慕。此外,凉山彝族还传说彝族上古有12个王朝,其中11个王朝是母系王朝。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由于彝族各部的迁徙对流以及交融,作为民族共同体称谓--"夷"便出现了,以后的汉文文献均以此作为对西南地区彝族的称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领主制和地主制再到官僚资本主义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程。公元8世纪,"南诏国"的建立,标志着彝族历史上奴隶制的最高发展阶段。但在彝族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一直发展不平衡。奴隶制、封建农奴制、封建地主经济多种社会形态并存,解放前二段时期内,还有官僚资本主义这种社会形态。同时,彝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既不断吸收、融化其它民族如氏羌等;又不断地发生分化,形成了白族、纳西族、傈僳族、哈尼族、拉枯族、基诺族等,有的还融合进汉族中去。千百年来,彝族人民与周围其它兄弟民族一道为保卫祖国的边疆,缔结多民族的国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明朝时期,云甫巍山彝族左氏土司三次被明王朝征调,参加有关巩固祖国统一的战争。一次是明洪武中,左禾被征调参与明军将领傅友德、沫英的征伐活动;一次是明永乐宝德时,左佩被证调参与了明军将领蒋贵、王骥"三征麓川"(今德宏地区)的军事活动,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一次是明嘉靖年间,蒙化土知府左文臣被征调参与从征元江之役,左文臣因此染瘴而死。历史上,不管中原地区是统一,还是分裂,西南地区的彝族始终心向祖国,反对分裂,即使是南诏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建立了民族国家,但与唐王朝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唐王朝在大汉族主义的支配下发动天宝战争之后,南诏王阁罗凤仍收拾唐朝阵亡将士尸体"祭而葬之",又特地在王都太和城立"德化碑",表朋叛唐不得已,决心"世世事唐"之意。特别是近代以来,彝族人民对帝国主义的入侵予以坚决的打击,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1900年春,今怒江边境片马地区茨竹寨彝族土把总率兵抵抗英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壮烈殉国。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期间,不少彝族仁人志士参加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行列。在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彝族人民踊跃参加革命,为民族的解放以及中国人民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彝族人民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50年代的抗美援朝和70年代的对越自卫还击战争中,许多彝族儿女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同时,彝族是一个文化灿烂的民族。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文,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个方言区。这六大方言之间有一定的差别,但也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从语言方面看,辅音有清浊的对立,元音寸般分松紧;韵母主要由单元音构成,鼻韵尾和塞音韵尾罕见;声调一般是3-4个。从词汇上看,固有词多,借词少;单音节词以及在单音词根上构成的复合词多,多音节的单词少;四字格的联绵词较丰富。从语法上看,词序和助词是彝语语法的主要手段,屈折形式是其辅助手段。彝族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十宾语十谓语。数量词和形容词的修饰一般让位于中心词之后,有比较丰富的量词。动词、形容词重迭表示疑问,一部分动词有自动和使动的区别。彝族文字历史悠久,据记载公元前21世纪,哎穆穆氏传到第十代,出现了坝博耿奢哲和密尼么二人,创造了彝文。彝族人民正是运用本民族的文字写乙浩如烟海的典籍,秦汉时期称"夷经",晋朝时称为"囊文"或"锤书",近代称"夷书"。1981年,据统计,仅北京图书馆、民族文化宫和申央民族学院所藏的彝文典籍就有1000多册659部。滇、川、黔、桂4省区国家收藏的彝文典籍据不完全统计有近万册之多,其它散藏于民间的更是难以计数。这些彝文典籍广泛涉及到彝族历史、文学、哲学十天文历算、医理药理等方面。

彝族人民还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据文献记载,周武王伐纣之时,巴蜀的彝族参加了武王伐纣行列,并在誓师大会上表演了一套"执仗而舞"的武舞。到了汉代,这种舞蹈传入了内地,取名日《巴渝舞》,魏改为《昭武舞》,晋改为《宣武舞》,成为了中原王朝用于颂扬祖先武功的专用舞蹈。唐朝时,公元800年,南诏王异牟寻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南诏歌舞团在京城长安磷德殿为唐德宗演出了"南诏奉圣乐"。为舞蹈伴奏的乐器有筝、箜篌、铜鼓等。南诏国内彝族民间歌以大众化的"打歌"最为流行。今天我们尚能看到那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跌踏舞"、"烟盒歌"、"左脚舞"、"三弦舞"等。彝族人民有着悠久的歌唱传统,男女老少皆喜歌唱,开口而歌,一唱而和,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各种仪式中都要赋诗歌唱。他们善于用诗歌和音乐表情达意,以自己创造的诗歌艺术作为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工具和斗争的武器。他们的民族历史以及生活经验也无不用自己的诗歌来保留和传播。诗人何其芳曾称赞彝族民歌"很有特别的色彩,就像在辽远的寂寥的山谷中忽然出现的奇异的迷人音乐"。

历史上,彝族人民同其它各族人民一道开发了祖国的西南地区,并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秦王朝时修筑了"五尺道",汉朝立国之初,关闭了这条商道,但西南地区的彝族商人仍在这条路上进行民间贸易交往,把蜀地特产拘酱,即今天西南地区特产的胡椒酱经贵州地区贩卖到广州。

在这条商道上还进行奴隶-??童的贩卖活动、这条古商道叫南夷滇池道。随后汉王朝又在彝族民间商业交往的基础上开通了从今天的四川宜宾南下经石门(豆沙关),至朱提(昭通),南下威宁、安顺、广西等地直达广州的商道。当代学者所言的"南方丝绸之路"也是彝族人民开通的。据记载,汉武帝派张赛出使西域之时,就在今天的伊朗等国见到了彝族商人经缅甸、印度等转运而去的彝族地区特产"邛竹杖"。特别是在汉光武帝年间,滇西彝族哀牢部内附设永昌郡后,保障了中西交通的畅通。随后的历代中原王朝正是通过以上这些通道经营南中地区,从而也就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彝族地区的一些经济作物、畜牧产品如香料、建昌马、凉山马、乌蒙马、德昌牛等通过以上通道源源不断地输入内地。内地的经济、文化的影响也是通过以上主要通道辐射到西南地区的。

彝族地区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流经川、滇的金沙江及其支流奔腾于滇东北、滇北、川西南、川南彝族地区,蕴藏着巨大的水利资源。彝族地区不仅盛产煤、铁,也是我国有色金属的主要产区之一。我国著名的锡都个旧是彝族第一代工人阶级成长的摇篮。大、小凉山、黔西、滇东、滇南各彝族地区,盛产金、银、铜、铝、锰、锑、锌等数十种金属矿藏。彝族地区分布着广菱的森林,既有云南松、马尾松、云杉、泪杉、油松、青冈栗等建筑用材,也有漆、樟、茶、木、棉等经济林木。在广阔的森林中盛产野生动、植物和鹿茸、麝香、熊胆、茯苓、三七等贵重药材。

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站长取得联系,及时删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谢谢,凉山州网-源凉山新闻网/图百度图库

凉山州网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

凉山州土蜂蜜

关于我们 | 网站申明 | 广告合作 | 文明上网 | 投诉建议 | 凉山新闻 |服务条款

网站声明:本站中包含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谢谢

Copyright ©2008-2021 www.liangshanzhou.com 凉山州网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13883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法律顾问:张松

川公网安备 513425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