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泸山 三千年风雨的岁月珍藏
西昌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3000多年深邃厚重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璀璨绚丽的文化艺术遗产。
泸山距离西昌城南5公里。东临碧波如镜的邛海,西濒蜿蜒秀丽的安宁河,南依巍巍耸立的螺髻山。泸山因其苍翠黛色,并且靠近泸水(金沙江水系的古称),所以取名为泸山。
“天上月、水中月、月月齐明;松涛声,海涛声,声声相应”这幅名联形象而贴切地概括了泸山的美丽风光。
“三教并存”的奇妙景观映照着泸山的博大和包容;蒙段祠门前挺立苍劲弯曲的汉代古柏诉说着千年历史兴衰;五祖庵圣泉水润泽着这片土地上的毓秀生灵;古老先贤留下的美好篇章给人们以美好的遐想。
登上泸山,多姿多彩的城市风情尽收眼底,神秘浪漫的月光文化和由来已久的渔家文化拨动心弦。鸟瞰邛海,游船穿梭,鸥鹭掠水而飞。碧绿如玉的湖水在高原艳阳的照射下,犹如一颗天生丽质的明珠,镶嵌在青山绿野间。
光福寺600年历史 风云聚汇清乾隆年间铸铜钟,古色古香的碑刻、香炉、铜铸佛像反映出了泸山古刹的千年兴衰。
泸山的第一座古刹“光福寺”,是泸山最大的建筑群,也是主庙,始建于贞观十五年。光福寺坐西向东,总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约5千平方米。远远望去,寺内建筑以中轴线为中心展开,在一巨型照壁背面分七级而依次陈布。
天王殿、望海楼、三圣殿、观音殿、大雄殿、财神殿(飞梁殿)、蒙段祠逐序排列,构成一条中轴线,形成主体建筑群。尔后逐步向南向北展开,成为一个错落有致、协调统一的庞大建筑群体。
据史料记载,光福寺唐朝以前为飞梁寺、泸山寺,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被匪徒洗劫焚毁。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2年),峨眉山僧人慈忍,俗称长眉长老览胜至泸山,留连不舍,于是铲除荆蔓,平整地基,募化修建大雄宝殿,塑造大佛神像,创建“大佛寺”。
宽14米,高12米的巨型照壁矗立在光福寺前,正面篆书“川南胜境”四个大字,背面为明状元杨升庵火把节夜宿泸山,在此吟出的名句:“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
光福寺主门殿檐下方,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了“光福寺”三个大字匾额。光明幸福,是对众生万物的最好祝愿。
三教合一佳山悟道 梵音悠扬泸山主峰海拔2317米,面积46平方公里,与邛海水面相对高差约800米。密林深处高低错落地露出梵宇、佛宫十余座,古刹殿宇因地就势,各据幽境。峨眉皆佛,青城纯道,惟泸山别开生面。唐朝以来,僧、道、儒纷纷在泸山创寺建庙,晨钟暮鼓,梵音悠扬,十二座寺庙道观构成“佛、道、儒”三教共融一山的奇妙景观。
林中小道逶迤蜿蜒,排立路旁的苍松翠柏把游人引向山中,直达山顶。浓荫丛中隐有汉、唐、明、清年代修建的光福寺、蒙段祠、三教庵、祖师殿、观音阁、王母殿、玉皇殿、青羊宫、五祖庵等10多座古刹。
泸山各寺庙都建有望海楼,因地势不同而观景各异。凭栏远眺,海阔天空,渔舟点点,岸柳、村落历历在目。掩映在万绿丛中的观音阁,崛踞于泸山半腰之间,清雅静谧。怀旧访古、寻秘探幽,瞬间拂拭了尘世的喧嚣浮躁。秀色泸山灵气所钟,无愧为僧道口中的悟道佳山。
沈家祠卧云郁初霁 杳霭分云烟卧云山庄原名沈家祠,有着600多年历史,它也曾是风云聚会之地,有着良辰美景和诗词歌赋,有着属于它的故事。
“卧云郁初霁,杳霭分云烟”沈家祠建在卧云山胸腹部,远看犹如在一太师椅形的山凹里。沈家祠是沈家第11代后人任宁远府铜政的沈松所建。当时的沈家祠主体建筑为燕翼堂,两旁为夹室长廊,北为祠客堂,东为松爽轩,西有敦诗山房、望云阁,另有咏归桥、鉴心泉、话雨亭、思孝亭等建筑依势错落,呈七星抱月状。
路坊石梯,栏杆迤逦,曲径通幽,奇花翠竹,落英缤纷,祠后茔园,有沈氏家族古墓葬27座。苍松翠柏环绕,亭台楼阁掩映生辉,水榭曲桥回环多致,既别致精巧又气象宏大。沈家祠规模渐显,声名渐隆,以至于邑中及外地名士多来此聚会,或吟诗作画,或鼓琴弄瑟,鼎盛时胜友如云,俨然文人墨客消闲会友的沙龙。
卧云山最为奇特的景致,是“椅凹”里倏忽而来的山雨。邛都八景之一的“卧云烟雨”因此得名。阳光从泸山顶上照射下来,有如自天幕上投射下来的舞台灯光,“灯光”里无数的雨丝断成节节,短短的,亮亮的,如无数的钢针直往下掉——你感觉它们全是冲你脸上来的,却丝毫也不感到疼,也不感到凉。原来那雨丝并没下到你身上,而是刻意下给身前那株老柏树,或是身后那座大花坟的。
九龙汉柏2000多年“宝贝级”古树在泸山光福寺,7株千年古树呈“北斗七星”状分布在寺庙内。其中一株名叫“九龙汉柏”的柏树,在这里顽强生存了2000多年,是不折不扣的“长者”,“她”默默地注视着古刹的千年兴衰。
“九龙汉柏”得名于它的形状,九根苍劲的树干形如九条盘旋的巨龙指向苍天,相传为西汉惠帝所植。“那棵树其实是9条龙在搏斗,是被高僧用法术定在这里,不然早就飞走了……”光福寺僧侣说,西昌及周边地区对于这棵树的传说不少,专程前来只为一睹它风采的游人更不少,带有宗教意味的传说增加了古树的神秘色彩。
九龙汉柏树枝交换发芽,每隔一年发一根树枝的芽。在“文革”时,光福寺和“九龙汉柏”曾经遭遇浩劫,寺庙被火烧毁,“九龙汉柏”也受到破坏。2010年,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苍老的古树目前仅在南侧和西北两侧树冠有少量绿枝,证明着古树依然存活。
同年,光福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州、市林业和园林专家的技术支持下,展开了为期两个月的抢救工程中,第二年春天,九龙汉柏重新发出了新叶,并逐渐恢复元气。“宝贝级”古树重新焕发生命光彩,庇佑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站长取得联系,及时删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谢谢,凉山州网-源凉山新闻网/图百度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