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绿陶 俨如碧玉的传奇
会理绿釉陶,是一种少见的陶艺品。其特点一是股体白而细;二是一次上釉,高温烧成;三是釉面质地纯净,光亮、晶莹,美如碧玉。因为吸水率较高,不属瓷,人们谓之“精陶”。所以有人赞誉会理绿釉陶:“胎体白又细,绿釉美如玉”,是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一种独特工艺品。
绿陶在会理的制造和使用历史悠久,居家多有绿陶制的坛、罐等生活用品和花瓶、造像等工艺品,大户人家还有以绿釉作为房脊装饰的传统。距会理县城五公里的老街乡石厂村曾发现一古窑址群,残存陶片造型极具唐宋之风,占地约六万平方米,其规模十分壮观。而距县城十三公里的鹿厂镇古窑址更是盛极一时,在最兴旺的民国时期占地达八万平方米以上。据一百龄老人回忆:古时候鹿厂共有六个古窑,分属郑、周、郭、蔡、张、曾六家所有,鹿厂因“六厂”而讹为今名。据西南民族学院历史系教授、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的唐昌朴等专家考证,会理烧制绿陶釉的历史始于宋元而盛于明清,沿于民国直至今日,已有近八百年的悠久历史。
会理的陶瓷业能逾数百年而兴盛不衰,溯其根源在于本地丰富的原材料和独特的釉色原料,还有历代能工巧匠的精湛工艺。会理陶瓷资源丰富,盛产优质陶土、高温粘土、高岭土、金、银、铜、镍等有色矿产釉料和木材、燃煤等。会理的陶釉采用高温(1300度左右)烧制,形成了主色“绿、红、黄”的高温三彩。从历代墓葬出土的陶瓷器物和窑址挖掘的陶瓷残片来看,会理陶艺从早期的碗、罐、杯、盘、盆、缸等日常生活用品,逐渐发展到后来的钵、壶、瓶、盂、人物、鸟兽等工艺品。从单纯使用土子(二氧化锰)绘制三方纹或二方连续带图案,到使用孔雀石(铜矿石)、明珠料、青花料为釉料,烧制绿釉、青花器皿,再发展到后来创造性使用金、银、铜、铁、钒、钛、钴、锰、镍等有色金属矿石为釉料,烧制出翠绿、碧绿、粉蓝、铁红、黑金沙、雨点、冰花、土黄、板栗等四十余种釉色,仿古件、飞禽走兽、人物花鸟等三百七十多种美术陶瓷产品。其日常陶瓷用品古朴简洁,结实耐用,价廉物美;而制作的人物花鸟、瓶、鼎、尊等工艺品因釉色晶莹光洁,立意浑厚古雅,色泽凝重斑斓,造型优美大方而深受群众喜爱。
会理鹿厂镇的鹿厂瓷厂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而闻名。《会理州志.山川》(清同治本)即有“白泥山,三十里在鹿厂”的记载。厂后山的白泥山陶土储量约455万吨,厂址附近老拱山的孔雀石、沙河铺的方解石、明星村的白硅石、凤山营的赤铁矿以及红泥、白泥等辅助资源也极其丰足。据旧档案记:“民国三十八年有陶业48户,工人127人,年产值48500元”。产品以绿陶为主,年产日用陶器三十余万件,产品除供应本地外,还远销元谋、永仁、禄劝、西昌、德昌、宁南等地。解放后陶瓷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购置了球磨机、练泥机、压滤机等机械代替人力畜力,生产效率大为提高,经解放前夕陶瓷专家向建三和四川美术学院师生的技术指导,艺术陶瓷产品质量有大幅度提高,1982年,鹿厂瓷厂产品获省旅游产品金、银牌。1984年获国家轻工部和四川省政府优质产品奖,时任省长蒋明宽为瓷厂题词“雄居世界”四字以资鼓励。四川画报、民族画报、四川日报等各大媒体均对瓷厂的工艺美陶作了专门报道。至1985年,鹿厂瓷厂年产陶瓷157万件,产值58万元,其中工艺陶产值18万元,产品销往省内外,并漂洋过海,远销国际市场。
1958年,会理县政府在原陶瓷专家向建三创办的华宁瓷厂基础上创办益门瓷厂,将名为陶瓷生产合作社的原鹿厂瓷厂作为车间并入,发展成为拥有三个生产基地,5个车间,740名职工的规模,后因故解体,鹿厂瓷厂回复为集体所有制并更名会理县美术陶瓷厂。此外,会理农村还有生产粗陶等季节性副业的传统手工艺,土法烧制缸、坛、钵、罐、砂锅等数十种,其釉色棕黄,也有无釉原色土黄陶,造型古老原始,近似出土文物。
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站长取得联系,及时删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谢谢,凉山州网-源凉山新闻网/图百度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