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凉山州网首页 > 凉山资讯 > 凉山生活 >  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州的实施意见

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州的实施意见

文章编辑:凉山州网(www.liangshanzhou.com)  时间:2015-11-21 14:02:06 浏览:   【】【】【

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州的实施意见凉府发〔2014〕15号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各部门:

为充分发挥质量的战略性、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突出抓好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以质量升级推动经济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根据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质量工作考核办法》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建设质量强省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4〕5号)要求,现就加快建设质量强州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一)产品质量目标任务。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建立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检测体系,推广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质量管理方法,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对食品、药品、农产品等民生产品风险监测和抽查力度,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区域监管和分类监管制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劣违法行为。加快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动产品向优质化、品牌化发展。到2020年,食品、药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优良,强制性产品认证100%覆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3%以上;质量竞争力指数位居三州第一、全省中上水平,质量损失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工程质量目标任务。建立健全政府监督、行业自律和中介服务的监管体系,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工程科技含量。加强工程抗震设防,增强公共建筑抵御地震灾害能力。完善工程质量创优激励机制,鼓励企业争创“鲁班奖”、“天府杯奖”,打造一批工程建设品牌企业。到2020年,重点工程项目一次性合格率达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90%;无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发生,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满意度显着提高。

(三)服务质量目标任务。建立健全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大力推进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不断提高生活性服务业质量,建成一批农业、服务业、旅游业国家级和省级服务标准化示范区。以品牌为载体,支持凉山服务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大力提升外包服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信用评价、品牌价值评价、认证认可等专业服务质量。到2020年,服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基本建立,生活性服务业用户满意度指数达85%以上,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指数达80%以上,对消费者纠纷的处理满意度指数达到98%以上,培育10户重点服务业企业或企业集团。

(四)环境质量目标任务。加强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国控、省控区域重金属污染物减排工作,切实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县、生态乡镇及州级生态村、县级生态家园等生态细胞工程建设,确保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推进各县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实现互通联网,定期公布空气质量状况。强化实施在线监测,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加强工业大气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限期淘汰黄标车。推进清洁生产,深入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减排。到2020年,“三大流域”国控、省控断面优于Ⅲ类水质的比例达到100%,劣Ⅴ类水质的比例低于5%,省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城市比例达到90%,初步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五)产业质量目标任务。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改造传统行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产业兴州、三产融合、“四化”同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持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钒钛稀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优质烟叶花卉蚕桑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四川旅游次中心。以培育钒钛、稀土、新能源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和发展壮大七大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水能水电、冶金矿产、金属材料、铸材建材、装备制造、烟草化工、食品医药),推动西昌钒钛产业园、冕宁稀土高新产业园积极争取创建国家级重点产业园区,推动成凉工业园、会理有色产业园、雷波磷化工产业园创建省级重点产业园区。到2017年培育发展2个五百亿级(西昌钒钛、会理有色)、8个百亿级(成凉、太和、德昌、冕宁、雷波、宁南、盐源、会东)、8个十亿级的产业园区。到2020年,培育钒钛开发区1000亿、稀土开发区300亿元的产业园区,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产品、工程、服务三大实体质量有效提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形成相融并进、多点多极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二、工作重点(六)推进质量创新工程。引进推广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重大科技平台建设的经验及科研成果。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加大对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和应用技术。加快建设一批质量创新基地、质量教育基地和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到2020年,全州质量教育基地达到10个,创建国家级、省级质量强市示范城市5个,引领企业和区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进一步夯实以技术、标准、品牌和服务为核心的质量发展基础。

(七)推进质量标准工程。以我州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强技术标准研制,推动优势技术向标准的集成转化,占领产业“制高点”。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增强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快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全州标准信息资源,加强对国外技术标准的风险预警,建立有效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机制,通过制(修)标、采标、推标、转标等“一系列”标准化活动,全面提升我州标准化总体水平。对参与或主导制定行业标准、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八)推进质量品牌工程。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按照以消费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大力推进全州品牌建设。到2020年,全州力争创建“中国驰名商标”7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3个,“四川名牌”40个,“四川省着名商标”30个。各县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各类品牌规划和政策扶持的力度,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制定品牌发展政策措施。按照《凉山州州长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展好5年一届的“凉山州州长质量奖”评审工作,对全州质量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奖励,营造品牌发展良好环境。加大我州优势产品的品牌培育和自主创新力度,变资源大州为品牌大州。积极帮助创牌企业申请国家的各类政策性基金、资金,引导推动企业争创国家、省级品牌,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培育区域或产业核心价值点,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和龙头企业牵头制定地方和行业标准,联合注册创建区域性共享品牌。围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重点工程,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企业,推动企业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变。充分利用凉山特色文化、独特资源和地理、气候特征,培育和申报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名列全省前列。

(九)推进质量诚信工程。构建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信用体系,整合质量安全监管信息资源,搭建反映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与信用资源互通共享的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建立经营者诚实守信的自律机制和警示公示制度,督促经营者规范经营行为,自觉履行义务,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建立健全质量信用评价标准,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规范发展质量信用服务机构、评价机构,开展质量信用等级评价,促进质量信用产品的推广应用,打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净化商品流通源头。制订实施质量信用“黑名单”制度,逐步形成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质量信用监督机制。开展质量诚信制度与文化建设,培育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建立信息共享联席机制,形成共同助推我州质量建设和发展的合力。

(十)推进质量、计量惠民工程。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计量欺诈、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营造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完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处置机制,防范和处置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及重大工程质量等突发事件,切实增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置能力。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加强对产品、服务、工程、环境质量的监督,完善质量安全追溯、召回、区域监管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做好量值溯源、传递工作,加强对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强检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质量、计量问题。

三、保障措施(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州政府成立质量强州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质监局,承担日常工作。各县市要成立相应机构,将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化组织保障。州级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切实解决事关公共

 

源凉山新闻网/图百度图库
凉山州网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

凉山州土蜂蜜

关于我们 | 网站申明 | 广告合作 | 文明上网 | 投诉建议 | 凉山新闻 |服务条款

网站声明:本站中包含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谢谢

Copyright ©2008-2021 www.liangshanzhou.com 凉山州网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13883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法律顾问:张松

川公网安备 513425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