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甘洛县50个彝家新寨建设村变迁见闻
络绎不绝的马帮,曾经用清脆的马蹄声开辟了一条通往外界的南方丝绸之路。今天,无数的甘洛儿女辛勤地建设着自己的家园,又在新农村和彝家新寨建设中,书写更为壮丽的当代传奇。
画卷徐徐展开
无山不青、无水不秀,甘洛,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如何对得起这里的山山水水,让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同样美丽如画,是历届甘洛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的梦想。
海棠镇正西村,被洪水冲刷过的痕迹犹在。它曾经有另一个名字——“烂泥村”,村里稍微讲究点的妇女怕人笑话,赶场时带两双鞋,走烂泥穿一双,出村子穿一双。
就在几年前,老支书周丈才出门时,都习惯先看老天爷脸色,别说闲逛了,连出个门都难哇!
其实,几年前,哪个村不是“烂泥村”?
找出路!2010年至今,按照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甘洛县在28个乡镇50多个村正式启动实施新农村百村示范和彝家新寨建设工作。
思路,一点点清晰起来。依托自然资源,建生态文明新农村和彝家新寨!“建设彝家新寨、做文明甘洛人、走共同富裕路”——甘洛县委、县政府总结出的这十八个字掷地有声。
小桥、流水、人家。如今的正西村,俨然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烂泥村已不存在。村民精心挑选河坝里的小石块砌院墙,挖来自家竹园的竹子栽成林荫长廊。正西村妇女们从此越发地讲究起来,出门总穿着锃亮的皮鞋。
城乡一体化,而不是城乡一样化。甘洛县28个乡镇,打造的示范点多达30多个,首先得益于因地制宜抓规划。
而省道乌金路和县道甘石路两条公路就是规划中的两条主干线。这两条公路犹如两根充满生机的藤蔓,结出了无数个生态文明新农村和彝家新寨建设的果实。
建新居:干群一心场景感人
富有仿古韵味的彝族民居、翠竹绿树间笔直的水泥小道、青山绿水中的白墙青瓦……这一切在刘开霞的眼中,就是家的画面。
刘开霞是海棠镇党委书记,在她的手机相册里存了很多这样的美景。
就像一个个精心抚育的孩子,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刘开霞心里充满了欣喜。
“政府苦抓,群众苦干,部门苦帮。”生态文明新农村和彝家新寨建设两年来,“三苦”精神激发起了干部群众建设家乡的激情与斗志,换来了今天的如画家园,更升华为干群一心的澎湃动力。
“一声能叫答应,走起来要半天。”阿呷乡依达村便处在这样的半山腰,过去全村被零星地分散在各山头上,看起来近,但走起来却得一两个小时,在这里建设彝家新寨可谓困难重重。
“再难也要建!”乡党委书记施静华带领全乡干部群众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建设中。
缺水,就靠集雨水窖中的水,还不够,就从河坝往上拉!路陡,就一点点修路,一点点拉材料。
“不是虚话,两年来,我们每个干部都像上紧了的发条,不停地转动。”甘洛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干部说。
“都是比着干,抢着干!”
“乡长书记都和我们一起劳动,谁干不好就觉得很不好意思!”
领导干部的作风在变,群众的观念也在变。
“出自己的汗,自己的家园自己建。”吉克发甲、吉米阿果分别是阿呷乡依达村和苟尔莫的村支书,为帮助缺劳家庭拆旧房、建新房,发起义务工程队,当即便有10人参加。
一位村支书回忆,有一次去村里检查工作,一位老大娘突然将自家煮的洋芋、玉米端出来硬塞给自己,这情景,至今想起感动得鼻子就直酸。
树新风:破除陋习创建文明
蝉鸣阵阵,干净的庭院中鲜花盛开。这里便是以“旧三多”变为“新三多”而闻名的新农村百村示范村——田坝镇新华村。
村口的“一天五问”引人注目:个人卫生,今天你讲了吗?家庭内外,今天你整理了吗?……质朴的村民们用每一个实际行动,做着最真实的回答。
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模样。村子脏乱不堪,每家门前都堆着一个大粪堆,猪狗乱跑,……
新村建好之后的两年多来,村民们的陋习被彻底改变。新华村建立了卫生管理、环保清洁及垃圾处理制度,设立“环境卫生评比公示栏”,让环境治理工作深入每个人心里。
“破陋习,树新风,是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的‘魂’,必须以此促成观念转变、素质提升。”分管新农村和彝家新寨建设的县委副书记沙玛木基直言。
如何将运动式的环境清洁整治固化为常规性工作机制,走出“治理——反弹——再治理”的怪圈?
“学先进,建新村。五争创,树新风。”内涵丰富的十二个字,如今已经传遍了甘洛彝乡的山山水水。
“孝敬父母好儿媳、勤劳致富好家庭、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环境卫生模范户、遵纪守法光荣户。”这就是“五争创”。
好办法层出不穷。为了把城乡环境卫生清洁及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引向深入,甘洛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文明创建活动。
“要是卫生搞不好得了黄牌,娃娃放学一回来就不依,非要先把卫生打扫了才行。”群众开始认同了。政府、学校、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机制就这样一点点形成。
忙致富: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新村新貌新气象。如画的甘洛彝乡,还涌动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勤劳的甘洛农民,正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开创美好富裕的新生活。
两河乡秀水村,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秀水村地处偏僻的大山深处。十年前,群众出门无路,致富无门。
“秀水要发展,群众要致富,必须依托优势,发展蔬菜、林果等特色产业。”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认准了这条路。
如今,秀水村已成为甘洛县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生产出的蔬菜除满足本县市场需求外,还远销外地。
“我们村里家家都盖起了小洋楼,好多人还买了小汽车,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村民们笑逐颜开。
建设新农村和彝家新寨,利用特色产业促发展,成了甘洛县广大彝乡群众致富的选择。
在黑马乡,一片片果园翠绿无比。该乡栽种核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到现在已初具规模。
“以前农民总担心技术问题,种不好。通过多次开会示范带动、技术推动后,许多村民开始意识到种核桃经济效益特别好,于是纷纷进行种植。”一位村民说。
一个个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背后,是甘洛县委、县政府对产业转型和百姓增收方面的深层次考量。
政府扶持壮大的是产业,富裕的是百姓。不仅是特色产业,其他发展措施的实施,也让百姓鼓起了腰包。
老树与新房、小桥与流水浑然一体,颇有“江南水乡”的味道,这就是石海乡则俄村。
石海乡离甘洛县县城只有10多公里,境内有万亩飞播林和人工造林,还有全县最大的人造水库,于是该乡的则俄村就选择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如今,则俄村的农家乐越办越红火,这里俨然已经变成了甘洛县城居民的后花园,乡村游为则俄村带来不菲的收益。
毫无疑问,生态文明新农村和彝家新寨建设在甘洛县确确实实成为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巨大载体。新居、新风、新发展,这里的新村充满生机与活力;团结、文明、好生活,这里的百姓充满信心正阔步向前!源于四川在线/图源于百度图库
画卷徐徐展开
无山不青、无水不秀,甘洛,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如何对得起这里的山山水水,让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同样美丽如画,是历届甘洛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的梦想。
海棠镇正西村,被洪水冲刷过的痕迹犹在。它曾经有另一个名字——“烂泥村”,村里稍微讲究点的妇女怕人笑话,赶场时带两双鞋,走烂泥穿一双,出村子穿一双。
就在几年前,老支书周丈才出门时,都习惯先看老天爷脸色,别说闲逛了,连出个门都难哇!
其实,几年前,哪个村不是“烂泥村”?
找出路!2010年至今,按照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甘洛县在28个乡镇50多个村正式启动实施新农村百村示范和彝家新寨建设工作。
思路,一点点清晰起来。依托自然资源,建生态文明新农村和彝家新寨!“建设彝家新寨、做文明甘洛人、走共同富裕路”——甘洛县委、县政府总结出的这十八个字掷地有声。
小桥、流水、人家。如今的正西村,俨然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烂泥村已不存在。村民精心挑选河坝里的小石块砌院墙,挖来自家竹园的竹子栽成林荫长廊。正西村妇女们从此越发地讲究起来,出门总穿着锃亮的皮鞋。
城乡一体化,而不是城乡一样化。甘洛县28个乡镇,打造的示范点多达30多个,首先得益于因地制宜抓规划。
而省道乌金路和县道甘石路两条公路就是规划中的两条主干线。这两条公路犹如两根充满生机的藤蔓,结出了无数个生态文明新农村和彝家新寨建设的果实。
建新居:干群一心场景感人
富有仿古韵味的彝族民居、翠竹绿树间笔直的水泥小道、青山绿水中的白墙青瓦……这一切在刘开霞的眼中,就是家的画面。
刘开霞是海棠镇党委书记,在她的手机相册里存了很多这样的美景。
就像一个个精心抚育的孩子,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刘开霞心里充满了欣喜。
“政府苦抓,群众苦干,部门苦帮。”生态文明新农村和彝家新寨建设两年来,“三苦”精神激发起了干部群众建设家乡的激情与斗志,换来了今天的如画家园,更升华为干群一心的澎湃动力。
“一声能叫答应,走起来要半天。”阿呷乡依达村便处在这样的半山腰,过去全村被零星地分散在各山头上,看起来近,但走起来却得一两个小时,在这里建设彝家新寨可谓困难重重。
“再难也要建!”乡党委书记施静华带领全乡干部群众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建设中。
缺水,就靠集雨水窖中的水,还不够,就从河坝往上拉!路陡,就一点点修路,一点点拉材料。
“不是虚话,两年来,我们每个干部都像上紧了的发条,不停地转动。”甘洛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干部说。
“都是比着干,抢着干!”
“乡长书记都和我们一起劳动,谁干不好就觉得很不好意思!”
领导干部的作风在变,群众的观念也在变。
“出自己的汗,自己的家园自己建。”吉克发甲、吉米阿果分别是阿呷乡依达村和苟尔莫的村支书,为帮助缺劳家庭拆旧房、建新房,发起义务工程队,当即便有10人参加。
一位村支书回忆,有一次去村里检查工作,一位老大娘突然将自家煮的洋芋、玉米端出来硬塞给自己,这情景,至今想起感动得鼻子就直酸。
树新风:破除陋习创建文明
蝉鸣阵阵,干净的庭院中鲜花盛开。这里便是以“旧三多”变为“新三多”而闻名的新农村百村示范村——田坝镇新华村。
村口的“一天五问”引人注目:个人卫生,今天你讲了吗?家庭内外,今天你整理了吗?……质朴的村民们用每一个实际行动,做着最真实的回答。
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模样。村子脏乱不堪,每家门前都堆着一个大粪堆,猪狗乱跑,……
新村建好之后的两年多来,村民们的陋习被彻底改变。新华村建立了卫生管理、环保清洁及垃圾处理制度,设立“环境卫生评比公示栏”,让环境治理工作深入每个人心里。
“破陋习,树新风,是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的‘魂’,必须以此促成观念转变、素质提升。”分管新农村和彝家新寨建设的县委副书记沙玛木基直言。
如何将运动式的环境清洁整治固化为常规性工作机制,走出“治理——反弹——再治理”的怪圈?
“学先进,建新村。五争创,树新风。”内涵丰富的十二个字,如今已经传遍了甘洛彝乡的山山水水。
“孝敬父母好儿媳、勤劳致富好家庭、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环境卫生模范户、遵纪守法光荣户。”这就是“五争创”。
好办法层出不穷。为了把城乡环境卫生清洁及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引向深入,甘洛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文明创建活动。
“要是卫生搞不好得了黄牌,娃娃放学一回来就不依,非要先把卫生打扫了才行。”群众开始认同了。政府、学校、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机制就这样一点点形成。
忙致富: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新村新貌新气象。如画的甘洛彝乡,还涌动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勤劳的甘洛农民,正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开创美好富裕的新生活。
两河乡秀水村,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秀水村地处偏僻的大山深处。十年前,群众出门无路,致富无门。
“秀水要发展,群众要致富,必须依托优势,发展蔬菜、林果等特色产业。”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认准了这条路。
如今,秀水村已成为甘洛县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生产出的蔬菜除满足本县市场需求外,还远销外地。
“我们村里家家都盖起了小洋楼,好多人还买了小汽车,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村民们笑逐颜开。
建设新农村和彝家新寨,利用特色产业促发展,成了甘洛县广大彝乡群众致富的选择。
在黑马乡,一片片果园翠绿无比。该乡栽种核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到现在已初具规模。
“以前农民总担心技术问题,种不好。通过多次开会示范带动、技术推动后,许多村民开始意识到种核桃经济效益特别好,于是纷纷进行种植。”一位村民说。
一个个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背后,是甘洛县委、县政府对产业转型和百姓增收方面的深层次考量。
政府扶持壮大的是产业,富裕的是百姓。不仅是特色产业,其他发展措施的实施,也让百姓鼓起了腰包。
老树与新房、小桥与流水浑然一体,颇有“江南水乡”的味道,这就是石海乡则俄村。
石海乡离甘洛县县城只有10多公里,境内有万亩飞播林和人工造林,还有全县最大的人造水库,于是该乡的则俄村就选择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如今,则俄村的农家乐越办越红火,这里俨然已经变成了甘洛县城居民的后花园,乡村游为则俄村带来不菲的收益。
毫无疑问,生态文明新农村和彝家新寨建设在甘洛县确确实实成为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巨大载体。新居、新风、新发展,这里的新村充满生机与活力;团结、文明、好生活,这里的百姓充满信心正阔步向前!源于四川在线/图源于百度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