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将实现城乡低保并轨
2015年北京将实现城乡低保并轨
================================
01-14
北京2015年将实现城乡低保并轨
平均50个老人“摊”1张养老床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月人均81元,不及农村低保一半……
从北京市农委了解到,市农委、市发改委等已正式发布《北京市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北京7个区县的430个村被列入规划区的低收入村,到2020年,规划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要比2013年翻一番,人均纯收入年增长速度10%以上。到2015年实现低保标准城乡并轨。
规划区低收入人群涉及25万人
“北京将加大对农村经济薄弱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北京市农委委员王修达介绍,《规划》专门划定“规划区”,其中共有低收入村430个,涉及门头沟、房山、昌平等7个区县,低收入农户有10.01万户约25万人。
社会保障上,将着重保障无劳动能力低收入农户的基本生活,到2015年实现低保标准城乡并轨。
针对农村看病就医不方便的现实,市县医疗机构将鼓励设置流动诊疗车,到规划区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巡诊,2020年实现平原地区居民出行20分钟以内、山区居民出行30分钟内可到社区卫生机构。
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低收入农户
北京市农委介绍,届时在规划区里,还将实行最严格的水源保护制度,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斋堂水库等周边,以及永定河、拒马河、白河沿岸,建设河滨带、库滨带,禁止在水源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发展养殖业等高污染产业。
为帮助农民就业,将开发农村公益性就业岗位,各级财政出资的生态建设项目和社会公共管理服务项目,优先安置农村低收入户劳动力就业,鼓励单位招用残疾人、“4050”群体、矿山关闭区工人。
同时,“长期在规划区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务、职称、薪酬上实行倾斜政策”,鼓励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就地创业。
按照规划,北京计划到2020年,规划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较2013年翻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速度10%以上。
北京市印发规划推进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发展:七年内规划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翻番
10月13日,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最新印发的《北京市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简称《规划》)进行解读。记者现场了解到,目前北京设定了涵盖7个区县、40个乡镇、852个行政村的规划区,力争到2020年,规划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较2013年翻一番。
市委农工委委员王修达说,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对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给予了特别关注,2008年12月中共北京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占农户总数20%的相对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到2015年翻一番”的目标。为落实这一目标,2009年和2012年,先后制定《北京市共同致富行动计划工作方案(试行)》和《关于推进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发展及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的意见》,调整帮扶标准,制定帮扶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按照“四个一批”(促进就业增收一批、发展产业增收一批、推进社会帮扶增收一批、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收一批)工作思路,北京市低收入农户增收步伐明显加快。2008-2013年,全市20%相对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从4458元增加到8052元,年均增长12.6%,增幅比全市农民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
记者在《规划》中看到,此次设立的规划区总面积6646.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近40%,总人口61.79万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19.24万户、
43.78万人;规划区中有低收入村430个,低收入农户10.01万户、25万人,这里是北京改善农村民生的重点区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最艰巨的地区。
《规划》明确了今后一个阶段推进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发展的主要措施:一是特色产业发展,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基本公共服务,四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五是加强政策保障。
源于查字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