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中国茧丝之都”
专家把脉“中国茧丝之都”
走桑田,进茧站,看车间……9月下旬,中国丝绸协会会长杨永元一行深入凉山州宁南县,实地调研了解凉山近年发展蚕桑产业的现状,并对凉山打造“中国茧丝之都”的准备情况进行了“把脉”。
创新稳了蚕业基石
在宁南县葫芦口镇银厂村五组,正在桑树间整地准备种冬季马铃薯的村民刘世顺给杨永元一行介绍,自己家里采用“6215”大行桑套种花生和冬季马铃薯种植模式,亩地年产值超过2万元。在宁南县葫芦口镇五星村一组养蚕大户张庆福家里,听说这一家人养蚕年收入可达40万元,杨永元感慨不已。
调查走访中,杨永元一行对凉山州宁南、会东、德昌、西昌、冕宁、普格、会理、金阳8县市和云南省巧家县形成的蚕茧收购价格协调机制很感兴趣,“凉山州创造性地形成区域性价格协调机制,这是经营机制的创新,有利于稳定蚕茧价格,削减市场风险,保护蚕农的积极性。”
凉山州蚕业管理局局长王其明介绍,近10余年来,凉山坚持优势优先、重点发展蚕桑产业,到目前,全州已建成年产茧20万担的县1个,5至10万担的县2个,1至5万担的县4个,产茧上千担的基地乡镇55个、重点村91个。实施茧丝升级工程
“这桑叶肥厚发亮,一看就知道营养丰富。”在宁南县华弹镇10万亩优质桑园基地,杨永元一行对凉山栽桑养蚕的自然条件赞不绝口。凉山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桑叶生产快,营养好;凉山春暖夏凉,蚕生长快且不易患病。
好桑养出好蚕,好蚕织出好茧,好茧缫出好丝。王其明介绍说,凉山茧粒丝长一般在1100米左右,出丝率达到36%以上,凉山蚕茧缫出的生丝一般在5A和6A级别,而国内其他地方大多在3A和4A级别。“凉山桑蚕茧”已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宁南县“南丝路”牌蚕茧获中国驰名商标。
“目前,凉山正在实施茧丝升级工程。”王其明说,凉山州将立足优质茧丝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自动缫丝规模,积极引进丝绸织造和桑枝、桑叶、桑果、蚕沙、蚕蛹等加工生产线,建设丝绸工业园区;支持茧丝龙头企业走精湛工艺和高端精品线路,开发高附加值家纺产品等新型高档产品。
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站长取得联系,及时删除,凉山州网-凉山彝族自治州新闻媒体平台(www.liangshanzhou.com)
源凉山新闻网/图百度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