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一村一幼”建设效果初现 开办村级幼教点2250个9.
凉山州“一村一幼”建设效果初现 开办村级幼教点2250个9.3万名农村幼儿入园
5月23日,虽说已是初夏时节,但是由于连日降雨,螺髻山下的普格县五道箐乡沙合莫村,仍然寒气逼人。上午9点30分左右,一个个背着小书包的彝族小朋友陆续走进村支部活动室里,里面有他们的幼儿园。
“小朋友们,到了教室,先把书包放好,再洗洗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老师细心的对小朋友们的行为举止进行规范、指导。
沙合莫村幼教点老师安子莫此牛告诉记者,幼教点现在有两个班,一个彩虹班、一个云朵班,每个班配两名教师,目前全村78名适龄儿童已全部入园。
这只是我州“一村一幼”建设的一个缩影,5月24日,记者从州教育局了解到,我州通过大力发展彝区学前教育,通过实施“一村一幼”计划,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使得我州大部分地区的“入园难”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9.3万名农村幼儿入园
“扶贫需先扶智”,“一村一幼”是实施教育扶贫,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
2015年9月9日,在四川省政协“加快推动凉山基础教育发展”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议上,州委书记林书成表示,2016年起,在3年内,凉山将举债24亿重点解决3大教育问题,第一件事便是学前教育,不能让民族地区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下决心解决“一村一幼”,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过渡性解决学前教育,使幼儿能适应汉语教学。
“加快实施‘一村一幼’计划,确保开办3342个幼儿教学点,设立5101个幼儿班、招聘10202名辅导员、招收13.6万名幼儿。”州委副书记、州长罗凉清今年1月在全州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誓师大会上的讲话中说。
为精准实施教育扶贫战略,促进全州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在实施第二学期学前教育发展3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2015年10月,“一村一幼”计划在我州彝区10县率先开启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该计划将在今年秋季学期在全州实现全面覆盖。
自“一村一幼”计划启动实施以来,我州各县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的工作部署,科学规划、制定措施,有力推进计划的顺利实施。截至今年4月底,我州已累计开办村级幼教点2250个,开设幼教班2852个,招收幼儿9.3万人,选聘辅导员5623人,幼教点开办数达到总规划的67.32%。其中,甘洛、昭觉、越西、金阳4县行动迅速,幼教点开办率超过了80%。
通过在行政村和自然村开办村级幼教点,新建、改扩建乡镇中心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着力构建全面覆盖县、乡、村三级,公办为主、民办为辅、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我州学前幼儿提供方便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双语教学
幼儿园到小学实现平稳过渡
在过去,由于我州农村地区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特别是在彝区,很多幼儿接触到的语言环境非常单一,家里的长辈也不太懂汉语,一般只会教孩子们彝语。语言沟通存在障碍,导致了很多学生义务教学阶段学习之前未能打下好基础,造成了学习和心理上的压力,这一因素导致的学业困境,是彝区学生辍学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在我州,从“一村一幼”开办之初就实施的是双语教学,从而解决彝区和藏区农村学前幼儿从母语向国家通用普通话过渡的问题,为这些地区的幼儿以后上小学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并帮助养成健康文明生活的好习惯。
为了保证“一村一幼”的教育质量,我州制定出台了《凉山州村级幼教点辅导员选聘实施方案》,保证了辅导员的基本素质;在教学方面,目前州教育局已经编印了2万多册《凉山州学前教育村级幼儿教学点辅导员工作手册》发放至幼教点辅导员手中;在教材的选择方面,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州情,我州专门成立了辅导员用书编委会,组织专家编写印发了《凉山州“一村一幼”辅导员用书(春季学期)》彝、汉文版1.8万册,配套挂图和教学光碟,为开展学前双语教育提供了民族特色浓郁、操作性较强的本土教材。
“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亲亲我……”随着沙合莫幼教点的音乐在村民活动广场上响起,老师们牵着幼儿的手,走向了广场,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这时,一些孩子们的家长跑过来看看自己的小孩。
“看,你家的孙悦跳得好乖哦!”
“是的,自从上了幼儿园后,家里的电视遥控器她随时拿着,自己一个人打开少儿频道看,汉话也会说不少了!”
“是啊,我家的王芳也是,汉话说得比我还好。”
……
沙合莫村两个家长正在高兴地讨论着自家娃娃的变化。
而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最大的变化莫过于能够熟练、流利的讲汉语,这将使他们从幼儿园到小学实现平稳过渡。
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站长取得联系,及时删除,凉山州网-凉山彝族自治州新闻媒体平台(www.liangshanzhou.com)
源凉山新闻网/图百度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