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时代,大凉山铁轨上流淌“慢幸福”
新华社照片,西昌(四川),2021年4月14日
高铁时代,大凉山铁轨上流淌“慢幸福”
在5633次列车上,彝族乘客带着的小猪从袋子里爬了出来(4月11日摄)。
1970年,在30万筑路大军的卓绝努力下,连接川滇两省的钢铁大动脉——成昆铁路通车。在四川境内,它穿越茫茫大凉山,将曾经闭塞的土地与外界连通。
在成昆铁路上,如今依然风雨无阻地行驶着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的5633/5634次列车,从普雄到攀枝花南全程共行驶11小时4分钟,沿途停靠26个站。票价最高25.5元,最低2元。
“慢火车”既是孩子们的“校车”,也是人们看病的“救护车”,更是百姓奔向希望的“致富车”。一些上了年纪的乘客还记得,没有铁路的岁月里,吃盐都是问题,出门只能骑马,火车不仅带他们离开大山,也带来了希望。
今天的中国大地上,这样的公益性“慢火车”共有81对,覆盖530个车站。“慢火车”票价几十年不变,且远低于公路票价水平,已成为沿途百姓外出务工、求医就学、逢会赶集等主要交通工具。
高铁时代,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的“慢火车”有些另类,但它独特的节奏为其所经过的地区带来无限生机。
来源: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