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他们,攀枝花西昌的蔬菜卖到了俄罗斯
“四川不沿海、不沿边,但中欧班列这支‘钢铁驼队’拉近了天府之国与欧洲的距离。”夏纪2011年起在成都青白江铁路口岸工作,现任成都海关所属青白江海关监管二科科长,主要负责中欧班列运输货物监管。在5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他提到,成都中欧班列已经开行了8000多列,每一列背后都有海关关员的足迹。
这些年,夏纪和同事们认真执行每一票查验任务,确保符合海关监管要求,还要琢磨如何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支持班列跑出“加速度”、扩大“朋友圈”。每天都在和班列、集装箱打交道,夏纪和同事们更直接感受到班列的发展。他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口岸周边物流园区、集装箱堆场、办公楼等建筑云集,路上随处可见拉着中欧班列标识的重型卡车。有些企业刚开始只是偶尔做一些中欧班列货运代理业务,到现在他们已经发展成集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整合服务公司。”
现在每周监管的班列相当于2013年全年开行量,每天查验的集装箱从最开始的两三个,现在已经增加到每天超过60个,经常一票查验指令还没有查完下一票已经来了。刚开始查验的货物主要是服装、小家电,现在我们的查验商品资料库里面已经收录了十几个大类上万个品种,货主企业也从200多家增加到超过1万家,全国各地都有。去年暴发的疫情对各行各业确实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中欧班列作为一条稳定的国际物流通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说:“我实实在在感受到,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欧班列开得更多了、跑得更快了,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海关在中欧班列发展过程中做了很多工作,也做了很多努力。夏纪介绍,四川攀西地区,攀西就是四川南部的西昌和攀枝花地区,那里是重要的早春蔬菜生产基地,就是因为物流原因,这些优质的农产品迟迟闯不出市场、叫不响品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跟当地的政府和企业、班列公司共同商定了物流方案,解决了运输蔬菜恒温恒湿集装箱运输、申报、监管的问题,抓住俄罗斯市场的蔬菜供应窗口期,发挥比其他蔬菜产区早两到三个月的优势,支持攀西蔬菜首次通过中欧班列出口。就在首票蔬菜出口的那一天,在他验放的15个集装箱里装了160吨来自故乡的彩椒和西红柿,都是当季的农产品。现在除了蔬菜,四川的花木、茶叶、猕猴桃,也在通过中欧班列出口。越来越多的四川特色农产品进入了国际市场,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