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凉山州网首页 > 凉山资讯 > 凉山生活 >  绿桑白蚕红票子 碧窝村的蚕桑经

绿桑白蚕红票子 碧窝村的蚕桑经

文章编辑:凉山州网(www.liangshanzhou.com)  时间:2014-11-20 21:09:41 浏览:   【】【】【

爱马仕,1837年由ThierryHermès创立于法国巴黎。以秉承着超凡卓越、极致绚烂的设计理念造就了世界顶级奢侈品牌。为让所有的产品至精至美、无可挑剔,爱马仕品牌所有的产品都选用最上乘的高级材料。

很难想象,这个世界顶级奢侈品品牌能够和中国西南金沙江畔的一个小山村联系起来。然而,所谓奇迹,就是能够让人预想不到而倍感惊诧。

奇迹就是这样,2012年9月,新华网、人民网及《重庆商报》相继报道了四川省的蚕桑产业,报道称,世界顶级品牌爱马仕箱包的内衬,选用的是来自宁南县生丝生产的。而为爱马仕代加工的我国最大的丝绸集团,浙江湖州丝绸之路集团董事长凌兰芳在2014年撰写的《我国茧丝产业基本局面和发展趋势浅析》一文中也称,该集团缫制供给爱马仕的精品丝原料来自四川。

四川蚕茧在宁南,宁南蚕茧第一村是金沙江支流黑水河边的碧窝村,一个用蚕茧把自己和世界顶级奢侈品牌联系起来的小山村。

6月的一个早晨,我们驱车出了宁南县城,沿着黑水河一路向北约么20来公里,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新村乡碧窝村。

一场久违的及时雨,带走了前段时间干热河谷43度往上的高温。在带走燥热的同时,雨水还让由河畔及至山那边一望无际的桑树林绿意盎然。

碧窝村很漂亮,尤其是在雨后,站在黑水河边,隔河眺望,目光随着桑林由近及远,只见层层叠叠的绿色桑树中是高低错落的小楼。碧窝村的地势如同一双捧起来合拢的大手,从河畔逐步升高至远处的山巅,不知道碧窝这个名字,是否因此而得来。

下车,过桥,走进桑树林,走进碧窝,只见雨点滴答滴答地打在桑树枝叶上,桑叶随之轻轻颤动。

碧窝村的“名人”

我们见到第一个村民是碧窝村的“名人”张连云。说张连云是名人,是因为这些年,他因为养蚕不仅赚足了钞票,而且自己摸索出了一套养蚕方法。他的名字,上至中国丝绸协会领导、省农业厅领导,下至宁南县各乡镇的蚕农,都知道他的名字。至于说媒体,张连云接受过新华社、央视、凤凰网、川报、川台的记者的采访,所以,面对记者,张连云很从容。

“去年收入如何?”这是我们第一个关心的问题。

“140多张蚕,29万多,挨边30万。”张连云说。年收入数十万对他来说已经习以为常。除去成本,张连云的纯利润可达20多万元,张连云养蚕近30年了,自从养蚕后,他家的收入就翻着跟斗往上涨,以近几年为例,2006年,他家的收入是5万元冒头,2010年,他的收入就已经达到了15万元,2012年,突破了20万元。这一年,张连云已经开始从邻村和云南请帮工了,据他介绍,每年都要请50多人来家里打工帮忙才忙得过来。

现在,通过不断地从周边村民手中流转土地,他家的桑园面积也扩大到60亩。

2003年他家建起楼房,但2000多平方米、30多间屋子,住人的房间却只有3间,其余全部是蚕房。

张连云把我们带进了他的养蚕工场——这可是他精心为蚕儿打造的一套标准的小蚕共育和大蚕饲养专用房屋。在这里,操作室、小蚕共育室、大蚕房、蚕沙坑等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在15间大蚕房,每间内都设两组蚕台,每组蚕台按标准制作而成,台距8寸,空间便于饲养操作和上蔟操作,每组有10个蚕台,每间蚕房配备蚕台两组共20台,完全满足一张蚕儿的饲养之需,同时,配备有除沙网、蚕台编织布、温度计、升温炉、方格簇等,科技含量之高令人咋舌。

“栽桑养蚕主要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桑树的栽植和管理,特别是施肥灌水和病虫防治;二是蚕房设施要齐全和完备,有了标准的蚕房设施作保障,才有利于饲养技术的应用和发挥,设施的好坏就是标准化的体现。此外,还要狠抓技术指导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养蚕无病高产。”讲起养蚕致富的诀窍,张连云总是把科学技术的作用放在首位。这可能就是张连云能够成为远近闻名的养蚕“名人”的“核心竞争力”。

离开张连云家,我们看见在他房子的后墙上醒目地写着:要想富,栽桑树,桑树就是摇钱树。

碧窝村的蚕农碧窝村不止一户像张连云这样日子过得滋润的“家庭农场主”。

我们见到李仁禄时,时近中午,蚕子三眠还没醒来,52岁的他正在客厅悠闲地喝茶休息。

“我从1981年冬天就开始养蚕,到现在有33年了。去年养了130多张,收入有28万多元。”穿着一件青色衬衣的老李斜靠在藤椅上,脸上挂着憨实的笑容,比划着长满老茧的右手给我们摆谈他养蚕的事情。

老李一家5口人,两个儿子都在松新镇水泥厂上班,就大儿媳妇跟两老在家养蚕。一家人没有养家畜,也没有种地,所有的土地都种着桑树。我们给老李家算了一笔账,加上两个儿子在水泥厂上班的收入,全家年收入有36万多元,这比宁南县城里很多富裕的家庭都还要滋润。

“儿子们的收入算都可以不算了!”老李大笑着说:“他们那点工资还不够自己用。不过我还是支持他们出去上班,下一代是要做各人喜欢的事情。”

虽然养蚕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年4季蚕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时间,但李仁禄还是有一个坚持多年的爱好——旅游。

“四川、云南的风景区我们基本都去耍过了,螺髻山、泸沽湖这些经常去。去年底,我们一大家人还到昆明、大理耍了一圈。”说起旅游景点,老李掰起手指如数家珍。

“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出村只有一座铁索桥。如果修起一座大桥,那我马上就要买一辆20万元以上的小车,带起老婆出去耍!”临别时,老李这样说。

养蚕是一个辛苦活路。但对王作海来说,比起在外面打工,这样的辛苦值得。

王作海以前一直在外面打工,2006年才回碧窝养蚕,他干劲很大,一心想要超越张连云、李仁禄。现在乡上准备重点支持他,帮助他在河滩上建一座“养蚕大棚”。

王作海个头不高,很敦实,一开口总爱说自己记性不好,“打工我是干泥水匠,好像北京、广州都去干过,地方记不清楚了,反正每年回家身上都只剩几千块钱。”

中学毕业后,一心出门闯天下的王作海从甘肃、青海到北京、天津,再到福建、广东,王作海每天和水泥打交道,楼层的修建、道路的修理、地面的平整,虽有一身手艺,勤奋的王作海每月却只能挣到一两千元钱。再加上性格豪爽乐于招呼工友小聚,每年回家给完车旅费后,最惨的一次王作海只给家里带回来了900元钱。

2006年春节,王作海回到碧窝过年,在听到张连云家光养蚕一项就收入5万余元后,他就再也没离开过家乡--王作海决定回到生他养他的农村,也要靠养蚕来改变命运。

说干就干,要干就要干好,王作海为自己定下目标,就是一定要超过张连云。除去自己20来亩土地,王作海又承包了50多亩土地全部种上了桑树,开始学习养蚕。前些年,王作海又投入30多万元建起了400多平米的新房。

“去年养蚕收入有好多?”我们问他。可能这个提问是王作海最喜欢回答的。这个自称口才不好的碧窝村“新蚕农”一下挺了挺胸膛说,“28万!”

他在说“28万”时,一股自豪感立刻漾上了他黝黑的脸膛。

“我估计,再用不了两年,就可以超过张连云了!”王作海信心满满的对记者说。

“等我做不动了就去西昌海边的小区买套房子。老了就过城里人的生活!”听了这话,在场的人都哈哈笑起来,这个碧窝村的“新蚕农”居然已经信心十足地开始规划起几十年后的生活了。

碧窝村的“名头”

2013年的8月22日,农业部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村企对接活动,并向第三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颁发了证书。在四川省进入全国“一村一品”的榜单中,碧窝村以南丝路蚕茧的品牌进入了榜单。

严格讲,碧窝村的耕种条件并不好,全村耕地除了河坝里的几十亩河滩田外,其余全是山坡地,既不利于农作物规范种植,更不利于省力化机械耕作。多年来,这里的村民们依山而居,靠着山上种点红苕、玉米,河坝里种点水稻,过着“饿不死,富不了”的传统农作生活。

穷则思变,变则为先。为寻找出路、摆脱困境,尽快让全村村民过上好日子,碧窝村多方探寻,决定立足本村实际,大胆选择并坚定走栽桑养蚕致富路,多年的坚持不懈,终于换来了今天的收获——这个只有280户、1297人的小山村,2013年,碧窝村产茧6700担,实现售茧收入1420万元,人均现金收入12600元,成为全县人平产茧第一、人均收入第一、总产第一的全县蚕桑产业第一村。

说到碧窝村的变化,新村乡乡党委书记冯银万和碧窝村的村支书李利国都很激动。

“如果你们了解从前的碧窝村,再看看现在,就知道啥子叫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位书记对记者说。

“碧窝村的‘蚕桑经’有很多,归总起来有三大条”, 新村乡乡党委书记冯银万掰起手指给记者说。

“一是我们县的产业政策始终如一的支持;二是坚持依靠科技走标准化生产之路;三是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以栽桑为例,宁南县探索出了“6215”桑园套种模式,将传统的“田边地埂栽成线、荒坡斜地栽成片、房前屋后建小桑园”向田园成片桑发展,使土地从“单一单季产出”发展到“套种多季增效”,这样的探索在碧窝村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全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资源,亩桑综合效益达到近万元。

科技养蚕所以能够落地碧窝村,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村十分重视对乡土人才的培养。张连云他们都是十分优秀的乡土人才。碧窝村经常把专业技术人员请进村,帮助他们培养不走的乡土人才。仅几年,县蚕业生产技术协会和新村乡蚕业生产技术分会通过现场办培训班,对全村养蚕农户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培训,为碧窝村培养出小蚕专业技术人员71名,大蚕饲养技术人员500多人,养蚕户家家均有一名以上养蚕土专家。

在张连云家,我们就见到了一系列宁南蚕农们今后养蚕的方法: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设计生产的养蚕高科技设备——多功能切桑机:一台只用把桑叶反复投入,就能切割出适合不同生长阶段蚕儿食用大小桑叶切片的机器;省力枝剪:力臂修长、质量轻盈,能够如同剪纸般轻易剪断桑枝的剪刀;蚕房补湿器:出气孔有近一人高,又能轻易旋转,能够智能控制蚕房湿度的机器……今天,碧窝村的“名头”很响亮,明天,碧窝村民会更富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或网络某些媒体,具体内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站长取得联系,及时删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谢谢(www.liangshanzhou.com)。

 

源凉山新闻网/图百度图库
凉山州网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

凉山州土蜂蜜

关于我们 | 网站申明 | 广告合作 | 文明上网 | 投诉建议 | 凉山新闻 |服务条款

网站声明:本站中包含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谢谢

Copyright ©2008-2021 www.liangshanzhou.com 凉山州网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13883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法律顾问:张松

川公网安备 513425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