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巧打孟获品牌 促进旅游发展
雷波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深入发掘工作,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塑造孟获金字招牌,有力地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
孟获文化是雷波的金字招牌。孟获是三国时期南中地区的彝族英雄,政治家、军事家,是“夷汉所服”的历史人物。在关键时刻,明大义识大体,心胸坦荡,审时度势,顾全大局,关心民众,真诚息战言和,支持诸葛亮北伐,从而努力实现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的目的。他为推进民族团结,彝汉和睦共处,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民族团结的典范人物,是民族和谐、世代友好的一面旗帜。
宣传和发扬民族文化,能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经济发展。以彝族文化为主体,打造彝族特色电视剧是推广彝族文化,促进旅游发展最为直接和有效的策略。彝族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在云、贵、川、桂四省民族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尤其在大力打造民族文化产业的今天,更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和代表性。
早在2008年,雷波就展开了大规模的孟获文化研究。特别是2011年县委、县政府决策申报马湖为国家级4A旅游景区以来,进一步加大了孟获文化的宣传打造力度。当年,该县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成功注册“孟获故里”。
至今矗立在马湖湖心岛上的孟获殿,始建于明朝万历17年(公元1589年),至今400多年了。这座由汉族修建的全国唯一一座纪念彝族英雄的庙宇,颂扬了孟获罢兵养民、民族团结精神。三尊彝族英雄塑像,身穿彝族服装,高大威猛,神态栩栩如生,中间是三国时期的彝族首领孟获,两边是军事摩铁、大将孟优,都是坐姿。后殿站姿的祝融夫人身穿彝族妇女服装,恬淡美丽,栩栩如生。
围绕孟获殿方圆上百公里的雷波境内,有关孟获的传说、故事、民俗传承了一千多年,至今不衰。那些与孟获相关的地名,如倒马坎、点将台、懒砍坝、百战坡、孔明堡、聚兽坡、藤甲岩、双碑坳、大陷漕、诸葛凼等等,既是地名,又是三国孔明南征遗址,不下百个,至今还在使用。为纪念孔明、孟获罢兵养民盛德而至今还头包白布帕子的雷波汉族男人装束等民俗,令人耳目一新。这些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间保存下来的孟获餐饮发扬光大,孟获鸡汤、孟获莼菜、孟获王酒、孟获故里茶、孟获烧烤全羊等等,独具特色,游客都很喜欢。雷波县城锦屏广场的孟获浮雕,就是根据诸葛亮在雷波和孟获交战、议和、团结、繁荣的历史创作的,天天有人参观瞻仰。
孟获文化研究取得了成果。雷波县语委于2012出版发行了《孟获文化研究文集》,内容涉及孟获生平族属、民间传说、名胜古迹,民谣、诗词、楹联以及孟获文化研究中的探索与争鸣等。该书稿件来自全国各地,占一半的作者是国家级专家、教授,是一本集资料性、研究性、民俗学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文集,也是目前唯一收集了全国各地孟获文化研究成果的探索性专辑。不少专家、学者、教授指出,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西南地区有关孟获史料欠缺历史空白,充实了三国时期南中地区有关孟获的历史资料,为研究孟获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依据,同时也澄清了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有关七擒七纵的谬误,使孟获文化在当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社会反响很好。雷波县孟获殿研究开发协会,成立几十年来一直以抢救孟获文化为己任。每年两期刊印内部刊物《马湖艺苑》,每月一期的雷波县委机关内部刊物《溪洛渡》,免费赠送全国各地名人及关心雷波的人们,很好的宣传了雷波孟获文化。
这些历史见证,构成了孟获文化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不但深入雷波各族人民心里,而且也为国内外群众所喜爱,成为了雷波做大做强旅游业的金字招牌。雷波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打造这一金字品牌,利用雷波历史名人孟获提高知名度,利用孟获所产生的文化价值,巧打经济文化牌,促进旅游文化及旅游产业发展,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打造民族品牌,提高民族地区的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雷波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强劲发展,孟获文化为实现社会经济在追赢赶超中的跨越发展,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或网络某些媒体,具体内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站长取得联系,及时删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谢谢(www.liangshanzhou.com)。
源凉山新闻网/图百度图库